当我们谈到F-35与歼-35这两款隐身战斗机时,不少军事爱好者都喜欢拿它们来做对比。美国一方自信地宣称,F-35是第五代战斗机中的领袖,无论多么复杂的任务它都能轻松应对。而中国的歼-35,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,从公开的技术数据来看,似乎也不逊色。我们不能仅仅听信一些片面的夸赞,应该通过实际的数据对比来深入分析,看看F-35是否真的能稳稳地压制歼-35。
首先,来看一下它们的基本参数。F-35由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制造,拥有A、B、C三种不同型号,其中C型为海军版,常与歼-35进行对比,因为两者都是舰载机。F-35C的机长为15.7米,翼展13.1米,空重大约13吨,搭载单台F135发动机,推力达到19吨,最大飞行速度为1.6马赫,作战半径可达1100公里,内部可以搭载4枚导弹,其雷达反射截面正面为0.5平方米。相比之下,歼-35则是沈阳飞机公司出品,机长17米,翼展11.5米,空重大约12吨,搭载双台WS-19发动机,总推力达到21吨,最大速度为2.0马赫,作战半径可达到1200公里,能够内置6枚导弹,雷达反射截面正面可能低至0.01平方米。仅从这些参数来看,歼-35无论是速度、推力、载弹量,甚至隐身性能上,似乎都占有一定优势,尤其是在没有像F-35那样为了垂直起降版本而牺牲空气动力学的情况下,歼-35的机身设计更为简洁、流线。
接下来,推重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,它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加速和爬升能力。F-35的起飞推重比为0.85,半油状态下约为1.0,尽管它搭载了单发动机,且具有重型设计,但它的加速能力稍显逊色。特别是在从0.8马赫加速到1.2马赫时,F-35需要26秒。而歼-35的推重比则更为出色,达到了0.92,半油状态下为1.085,意味着它在加速上更加迅猛,能够轻松实现1.8马赫的巡航速度。这也意味着在实战中,歼-35能够更快地拉开与对手的距离,或者迅速追击敌人。
展开剩余70%从机动性来看,F-35的持续过载为4.6G,转弯性能较弱,测试中显示其近距格斗时机动不佳,能量损失快,机头转向迟缓。相比之下,歼-35在空中优势的优化方面做得更为出色,翼载荷较低,转弯性能良好,体型小巧,能够保持较强的机动性和能量。这一点在2015年F-35与F-16的对抗测试中得到了验证,F-35在测试中以17次失败告终。而在类似的模拟对抗中,F-35与240架苏-35对抗时,也有210架F-35被击落。而歼-35凭借更强的火力配置,能够在内外部共挂12枚导弹,相比之下,F-35的内置挂弹量仅为4枚。在实战命中率方面,F-35的命中率约为45%,而歼-35的优势更加明显,凭借更强的火力输出,它的命中率高于F-35。
隐身性能无疑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核心优势之一。F-35的APG-81雷达可以探测到非隐身目标140公里远,但对于一个0.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,探测距离仅为4公里。而歼-35则采用了DSI进气道设计,发动机进气口的鼓包有效地遮挡了发动机,增强了其隐身能力,接近F-22的隐身水平。歼-35的相控阵雷达大孔径设计,能够在正面探测到0.01平方米目标的距离达到72公里,这意味着歼-35能够在距离较远时就发现对手并进行攻击,而F-35则无法提前察觉,特别是在隐身目标的探测上,歼-35具有明显的先发制人优势。此外,歼-35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光跟踪系统和更强的前向隐身能力,这使其在电子战中更具优势。四机对抗的模拟中,歼-35通过PL-15导弹进行饱和攻击,令F-35的能量消耗过快,难以有效反击。
火力和续航能力的对比同样值得注意。F-35的燃油系数为0.239,而歼-35则为0.252,意味着歼-35在滞空时间上有优势。在BVR(超视距)战斗中,歼-35利用其速度、雷达优势和导弹射程的优势,能够在敌人之前发起攻击。F-35依赖于其传感器融合系统,但歼-35的IRST(红外搜索与跟踪)和AESA雷达系统结合,使得其在80公里外就能识别隐身目标。而从实际数据来看,F-35的AIM-120C导弹命中率仅为45%,而歼-35的PL-15导弹不仅射程远,命中率高,在实战中表现出色。歼-35的WS-21发动机支持超巡航,这为其提供了更强的飞行能力,能够在不依赖加力燃烧的情况下高效巡航。
最后,生产和部署情况也影响了这些战机的实际战力。截至2025年7月,F-35已经交付超过1200架,但它在飞行事故和升级延误方面的问题也不少。与之相比,歼-35才刚刚在2021年完成首飞,到2025年才开始进行有限生产,并计划推出海军版。歼-35的出口潜力较大,巴基斯坦已考虑购买40架,而F-35则有着更多的盟友支持。F-35的Block 4版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,虽然提升了航电系统,但歼-35从设计阶段就避免了F-35在垂直起降、飞行性能等方面的妥协,更加专注于制空能力。根据评估,F-35在对三代机的对抗中优势明显,交换比为1:4,但对歼-35的评估系数却接近0.44,而歼-35则达到0.9,这意味着在面对歼-35时,F-35的优势较为有限。
综合来看,尽管F-35凭借其数量和航电系统优势在一些方面占优,但歼-35的速度、机动性、隐身性和火力表现更为突出。虽然数据上看,F-35在中距和近距战斗中并不总是占优势,但在实际战斗中,飞行员的技能和战术体系将决定最终的胜负。纯粹从机体性能上来看,歼-35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。随着中国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,歼-35在短时间内的改进速度也非常惊人。而F-35则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,包括坠机、升级延迟等。谁更强,最终还是要依赖实战来检验,但目前的数据告诉我们,不应小视歼-35的实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龙辉配资-配资论坛线上-股票配资查询论坛-最专业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